Is DeepSeek the Disruptor of the New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r a Time Bomb in the Global Race?
A "new star" has emerged in the fiel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DeepSeek. With its disrupt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DeepSeek not only surpassed ChatGPT and topped global AI app rankings within just a few weeks but also triggered a shakeup in global tech stocks, becoming a focal point in the U.S.-China AI race. Through open-source algorithms and the low-cost, high-performance R1 model, it has challenged traditional industry giants and ignited a new round of competition in the AI field. However, behind all this success lies a complex landscape involving cybersecurity issues, privacy concer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ark disputes. Is DeepSeek truly the game-changer for the future of AI, or is it a "time bomb" for the tech industry? Let’s take a closer look.
DeepSeek:人工智能新时代的破局者,还是全球竞赛中的一颗定时炸弹?
人工智能领域迎来了一位“新星”——深度求索(DeepSeek)。凭借其颠覆性的技术创新,DeepSeek不仅在短短几周内超越ChatGPT,登顶全球AI应用榜单,更是引发了全球科技股震荡,成为中美AI竞赛的焦点。通过开源算法与低成本高效能的R1模型,它挑战了传统的行业巨头,打响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新一轮竞赛。然而,这一切背后也隐藏着网络安全、隐私问题及国际商标争议等复杂局面。DeepSeek真的是未来AI的破局者,还是科技行业的“定时炸弹”?让我们一探究竟。
Is Our World Virtual?
Is our world virtual? This question may sound like something straight out of a science fiction novel, but it actually touches on the profound core of both philosophy and science.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humanity has never ceased to question what is “real.” And when we attempt to answer whether this world could be virtual, we inevitably have to return to classic thought experiments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to search for clues. Let’s begin with Descartes. This 17th-century philosopher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modern philosophy with a simple yet profound statement: “I think, therefore I am.” At first glance, this seems like just an affirmation of self-existence, but behind it lies a deep spirit of doubt: if we cannot even be certain that we ourselves exist, how can we trust...
我们的世界是虚拟的吗?
我们的世界是虚拟的吗?这个问题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桥段,但它实际上触及了哲学和科学最深邃的核心。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真实”的追问。而当我们试图回答这个世界是否可能是虚拟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回到那些经典的思想实验与理论基础中去寻找线索。 让我们先从笛卡尔开始吧。这位17世纪的哲学家以一句简单却震撼人心的话奠定了现代哲学的基础——“我思故我在”。乍一看,这似乎只是一个关于自我存在的确认,但它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深刻的怀疑精神:如果连自己都无法确定是否真实存在,那么我们又如何能相信眼前的一切呢?笛卡尔提出了一种极端的可能性,即所谓的“恶魔假设”:也许有一个无所不能的邪恶力量在操控我们的感官,让所有感知到的东西都只是幻象。换句话说,我们所看到、听到、触摸到的一切,甚至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都有可能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欺骗。这种怀疑论的观点虽然令人不安,但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什么是“真实”。如果无法通过感官来验证外部世界的真实性,那还有什么可以作为可靠的依据呢? 接下来,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在这个著名的比喻中,柏拉图描绘了一群被锁链束缚的人,他们只能面向墙壁,看着身后火光映射出的影子。对他们来说,这些影子就是全部的现实,因为他们从未见过真正的物体或光源。直到有一天,其中一个人挣脱了锁链,走出了洞穴,才第一次看到了阳光下的真实世界。然而,当他返回洞穴试图告诉其他人真相时,他却被嘲笑甚至攻击,因为他的描述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人类认知局限性的问题,还暗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命题:我们会不会就像那些洞穴里的囚徒一样,生活在一个低维度的投影之中,而真正的现实则存在于更高层次的空间里?如果我们果真如此,那么所谓的“虚拟”或许并不是指某种计算机生成的模拟环境,而是说我们目前的经验和理解能力还不足以接触到终极真理。...
谈谈PostgreSQL的数据复制
前言复制是任何数据库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旨在提供高可用性(HA)和有效的灾难恢复(DR)策略。本文旨在阐明复制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文章将对复制及其类型进行总体概述,并介绍 PostgreSQL 中的复制选项。 “复制”一词用来描述在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系统之间共享信息的过程,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容错性。这些系统可以位于同一地点,可以在单台机器上,也可以通过广域网络相连。复制大致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我们将简单探讨这两类,但本文的主要关注点是数据库复制。那么,首先让我们了解构成数据库复制系统的要素。 简而言之,数据库复制描述的是将数据从一个数据库实例复制到一个或多个数据库实例的过程。同样,这些实例可以位于同一位置,也可以通过广域网络相连。 基于硬件的复制我们先从硬件复制开始。基于硬件的复制使多个连接的系统保持同步。这种数据同步在存储层面完成,一旦系统执行了 I/O 操作,就会将操作传播到配置好的存储模块、设备或系统中。这种复制既可以针对整个存储设备进行,也可以仅针对选定的分区。此类解决方案的最大优势在于(通常)更易于部署,并且与软件无关,这使得其性能更优,但同时也降低了对复制过程的灵活性和控制。以下是该复制类型的一些优点: 实时性 —— 所有更改都会立即应用到后续系统中。 易于设置 —— 无需编写脚本或进行软件配置。 独立于应用 —— 复制发生在存储层,与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无关。 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
the lacerta files
the lacerta files
在hexo中插入音乐播放器
在hexo中插入音乐播放器在md文件中加入以下代码,hexo能够自动渲染为音乐播放器。 1{% aplayer "曲目标题" "曲目作者" "mp3.mp3" %} 代码说明: aplayer:是标记关键字,照写即可。 第1个参数是曲目标题。 第2个参数是曲目作者。 第3个参数是曲目的url,可以用相对路径。最终效果如下图。
日本宫崎县发生6.6级强震 引发海啸警报 多地震感强烈
日本宫崎县发生6.6级强震 引发海啸警报 多地震感强烈2025年1月13日晚间,日本宫崎县日向灘发生了一起芮氏规模为6.6的强震,震中位于宫崎县外海,震源深度约36公里。此次地震的震感范围广泛,宫崎市、新富町、高鍋町等地测得最大震度5弱,并伴随20公分高的海啸警报。 地震发生后,气象厅一度发布海啸注意报告警告,并对相关地区进行了紧急监控。虽然初步报道中推测地震规模为6.9,但随后官方调整至6.6级。宫崎市和周边地区曾出现20公分高的海啸波浪,部分港口如宫崎港和油津港出现海面上涨现象。 地震对当地造成了一些物理损害,宫崎市内一间酒铺的货架上近10瓶酒从货架掉落,玻璃瓶破碎,店内一片狼藉。JR宫崎机场的窗玻璃也被震碎,现场一片混乱,但幸运的是,截止到11时30分,暂无重大人员伤亡报告。 至于灾后反应,大分县一名男子因地震从楼梯摔下受伤,所幸伤势较轻。日丰本线和日南线的部分列车停运,JR九州公司在进行相关线路检查后将逐步恢复交通。 此次地震发生在2024年8月8日宫崎县附近发生的规模7.1地震之后,显示该地区的地震活动仍然频繁,令居民对未来地震的发生充满担忧。 地震科普小课堂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自然现象,通常由地壳的断层滑动引发。能量以波动的形式传播,造成地面震动。地震的强度用“震级”来衡量,通常使用芮氏规模。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地壳内部的能量积累。当地壳内部的压力超过某一临界点时,岩层发生断裂或错位,导致能量迅速释放,形成震动。地球的构造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分离,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地震的危害:...
查看哪些程序占用SWAP
生产系统技术支撑中经常接到SWAP使用率超标的告警,可通过以下命令查看是哪些程序占用了SWAP。 123456789for i in $(ls /proc | grep "^[0-9]" | awk '$0>100'); do if [ -f "/proc/$i/smaps" ]; then swap=$(awk '/Swap:/{a=a+$2}END{print a/1024"M"}' /proc/$i/smaps) #proc_name=$(ps -p $i -o comm= 2>/dev/null) cmd_line=$(ps -p $i -o args= 2>/dev/null) echo "$i $swap $proc_name $cmd_line" fidone | sort -k2nr | head 返回的数据如下: 12345678910112203 22.0664M /usr/bin/gnome-shell899 18.2031M /usr/bin/python2 -Es /usr/sbin/firewalld --nofork --nopid1264 10.5156M /usr/bin/python2 -Es /usr/sbin/tuned -l -P2276 6.59375M /usr/libexec/geoclue -t 52476 6.51562M /usr/bin/gnome-software --gapplication-service1343 6.45312M ...
人鬼殊途的凄美绝恋:《倩女幽魂》的灵幻传奇
人鬼殊途的凄美绝恋:《倩女幽魂》的灵幻传奇《倩女幽魂》(英语:A Chinese Ghost Story)是一部1987年上映的香港灵幻爱情电影,由程小东执导,徐克监制,改编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聂小倩》一章。这部电影将古典文学与现代艺术手法完美融合,讲述了女鬼聂小倩与书生宁采臣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深刻演绎了“人鬼殊途”这一主题。 电影由张国荣、王祖贤、午马、刘兆铭等实力派演员主演。宁采臣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误闯兰若寺,与美丽的聂小倩相遇,却发现她竟是一名受树妖姥姥控制的幽魂。两人情深意重,却因阴间黑山老妖的干预险些被拆散。在道士燕赤霞的帮助下,宁采臣奋不顾身闯入阴间,与聂小倩共赴险途,最终以深情化解阴阳两隔的困局,将小倩的金塔送回乡间安葬,助她得以转世。 影片以精湛的视觉效果、灵动的镜头语言、出色的演员表现,以及大胆创新的叙事结构,在香港影坛掀起巨大反响。上映后不足一个月便创下1800多万港元票房,打破了香港电影市场长期以来的动作片和喜剧片垄断格局,被誉为香港电影的里程碑之作。 更令人惊叹的是,《倩女幽魂》不仅引发热烈讨论,还获得多个重要奖项,包括四项金马奖及四项金像奖,并催生了两部续集和一部动画电影。《倩女幽魂》也屡次被选入“最佳华语电影百部”等权威榜单,堪称灵幻武侠电影的巅峰之作。